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- 行業動態
活性炭
發布時間:2022/9/23 8:55:53
活性炭
活性炭是一種經特殊處理的炭,將有機原料(果殼、煤、木材等)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,以減少非碳成分(此過程稱為炭化),然后與氣體反應,表面被侵蝕,產生微孔發達的結構 (此過程稱為活化)。由于活化的過程是一個微觀過程,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蝕是點狀侵蝕 ,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無數細小孔隙。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徑大多在2~50nm之間,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,也有巨大的表面積,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積為500~1500m2,活性炭的一切應用,幾乎都基于活性炭的這一特點。
活性炭是由木質、煤質和石油焦等含碳的原料經熱解、活化加工制備而成,具有發達的孔隙結構、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豐富的表面化學基團,特異性吸附能力較強的炭材料的統稱。
通常為粉狀或粒狀具有很強吸附能力的多孔無定形炭。由固態碳質物(如煤、木料、硬果殼、果核、樹脂等)在隔絕空氣條件下經600~900℃高溫炭化,然后在400~900℃條件下用空氣、二氧化碳、水蒸氣或三者的混合氣體進行氧化活化后獲得。
炭化使碳以外的物質揮發,氧化活化可進一步去掉殘留的揮發物質,產生新的和擴大原有的孔隙,改善微孔結構,增加活性。低溫(400℃)活化的炭稱L-炭,高溫(900℃)活化的炭稱H-炭。H-炭必須在惰性氣氛中冷卻,否則會轉變為L-炭。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與氧化活化時氣體的化學性質及其濃度、活化溫度、活化程度、活性炭中無機物組成及其含量等因素有關,主要取決于活化氣體性質及活化溫度。 活性炭的含炭量、比表面積、灰分含量及其水懸浮液的pH值皆隨活化溫度的提高而增大。活化溫度愈高,殘留的揮發物質揮發愈完全,微孔結構愈發達,比表面積和吸附活性愈大。
截止2007年,世界活性炭年產量達900kt,其中煤基(質)活性炭占總產量的2/3以上;而中國年產量已突破400kt,居世界首位,美國、日本等也是世界主要的活性炭產出國。
[上一篇]:活性炭用途
[下一篇]:21世紀椰殼活性炭市場的發展目標
推薦閱讀Recommended Reading
- 2024/12/23木質粉狀活性炭的生產方法
- 2024/12/23關于煤質粉狀活性炭的效果綜述
- 2024/9/19如何避免蜂窩活性炭爆裂?
- 2024/9/19活性炭吸附工藝在污水廠的應用
- 2024/9/19廢氣治理為何優先選用高碘值蜂窩活性炭?
- 2022/9/23柱狀活性炭生產廠家發現一種新柱狀活性炭的制造方法
- 2022/9/23中國椰殼活性炭的開展前史
- 2022/9/23水處理活性炭:治污之路 尚在途中
- 2022/9/2321世紀椰殼活性炭市場的發展目標
- 2022/9/23活性炭
- 2022/9/23活性炭用途
- 2022/8/28活性炭三大用途